儿童胃酸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用药需谨慎。常用的药物有铝碳酸镁、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碳酸氢钠、枸橼酸铋钾等。
1. 铝碳酸镁:属于抗酸与胃黏膜保护类药物。它能迅速中和胃酸,并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可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的作用,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效果。当儿童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产生不适时,铝碳酸镁能有效缓解症状。
2. 西咪替丁:这是一种组胺H₂受体拮抗剂。它可以抑制基础胃酸分泌,也能抑制由食物、组胺、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通过减少胃酸的分泌量,降低胃酸对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刺激,进而减轻胃酸过多带来的胃痛、反酸等症状。
3. 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抑酸效果。对于胃酸分泌过多较为严重的儿童,使用奥美拉唑能较好地控制胃酸水平。
4. 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药物,能中和胃酸,迅速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反酸等症状。不过,其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且可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引起腹胀等不良反应。
5. 枸橼酸铋钾:在胃酸条件下产生沉淀,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阻止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的侵袭。同时,还具有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增加黏蛋白分泌、促进黏膜释放前列腺素等作用,从而保护胃黏膜。
当儿童出现胃酸症状时,家长应重视,但用药必须谨慎。上述几种药物在缓解胃酸方面各有特点和作用机制。不过,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风险。因此,在给儿童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先咨询医生,遵医嘱用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