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半夜睡觉全身发冷哆嗦,家长别慌这样做

举报/反馈

儿童半夜睡觉全身发冷哆嗦,可能是环境温度低、发热初期、缺钙、低血糖、感染性疾病等因素导致,可通过调节环境、监测体温、补充营养、及时就医等方法应对。

1. 环境温度低:若睡眠环境温度较低,儿童身体热量散失快,就会出现全身发冷哆嗦的情况。此时可适当增加被褥,调节室内温度,比如使用空调将室温调至适宜范围,一般保持在22 - 25摄氏度,让儿童处于温暖的环境中。

2. 发热初期:很多疾病在发热初期,儿童会先出现寒战,表现为全身发冷哆嗦。家长要及时监测儿童体温,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同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儿童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

3. 缺钙:钙元素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重要作用,当儿童缺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能出现半夜发冷哆嗦的现象。日常可让儿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也可遵医嘱补充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钙剂。

4. 低血糖:如果儿童晚餐进食过少或消化吸收过快,夜间可能出现低血糖,导致全身发冷哆嗦。可给儿童适当喝一些糖水或吃点含糖的饼干等,以缓解低血糖症状。

5. 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等,也会使儿童出现这种症状。若怀疑是感染性疾病,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进行治疗。

儿童半夜睡觉全身发冷哆嗦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家长要冷静观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若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一定要及时送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