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胃镜,这5种方法也能查胃病!

举报/反馈

不做胃镜,也有多种方法可检查胃病,如尿素呼气试验、胃肠钡餐造影、胶囊内镜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血清胃功能检测等。

1. 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胃病密切相关,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尿素酶,可分解尿素。受检者口服含有被标记过的尿素的试剂后,若胃内存在幽门螺杆菌,尿素会被分解,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分解产物的含量,就能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此方法无痛、无创、快速,患者易接受。

2. 胃肠钡餐造影:患者口服硫酸钡充盈剂后,在X线下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轮廓、蠕动情况等。硫酸钡不被胃肠道吸收,可附着在胃肠道黏膜表面,从而显示出胃肠道的内部结构。能发现溃疡、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病变,但对早期微小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不如胃镜。

3. 胶囊内镜检查:患者吞下一粒带有摄像头的胶囊,胶囊在胃肠道内随着胃肠蠕动而移动,同时拍摄胃肠道内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到体外的记录仪上。医生通过分析这些图像来诊断疾病。胶囊内镜检查可观察到整个消化道的情况,尤其是小肠部位,且检查过程无痛苦,但不能进行活检和治疗操作。

4. 腹部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原理,对腹部器官进行成像。虽然胃是含气器官,超声检查对胃的观察有一定局限性,但可以观察胃壁的厚度、有无占位性病变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还能发现胃外压迫等病变。对于判断胃周围脏器如肝脏、胆囊、胰腺等是否有病变累及胃部也有一定帮助。

5. 血清胃功能检测:通过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状态和分泌功能,有助于筛查萎缩性胃炎、胃癌等疾病。此方法简单、方便,可作为一种初步的筛查手段。

以上5种方法在不做胃镜的情况下,为胃病的检查提供了多种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症状、病史、年龄等,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若检查结果有异常,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做胃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当怀疑有胃病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