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频繁哭闹 可能是这5种疾病在作祟!

举报/反馈

孩子频繁哭闹,可能是由肠痉挛、中耳炎、口腔溃疡、蛲虫病、佝偻病等疾病引起。

1. 肠痉挛:这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由于孩子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会引起阵发性腹痛。病因可能与饮食因素、胃肠道积气等有关。孩子会突然发作哭闹,有时会伴有呕吐。治疗上,可通过腹部热敷、按摩来缓解症状。药物方面,可遵医嘱使用颠茄片、消旋山莨菪碱片、西甲硅油乳剂等。

2. 中耳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蔓延所致。孩子耳部疼痛明显,因不会表达,只能通过哭闹来表现。还可能伴有发热、抓耳等症状。炎症会导致中耳积液、鼓膜充血等。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肟颗粒、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

3. 口腔溃疡:孩子口腔黏膜出现破损,进食或吞咽时会产生疼痛,从而引起哭闹。病因可能与缺乏维生素、感染等有关。溃疡面多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周围充血。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冰硼散、口腔溃疡散、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促进愈合。

4. 蛲虫病:蛲虫夜间会爬出肛门产卵,导致孩子肛门周围瘙痒,影响睡眠,使其哭闹不安。孩子入睡后1 - 3小时可在肛门周围发现白色线头样小虫。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双羟萘酸噻嘧啶宝塔糖等驱虫药物。

5.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孩子会出现多汗、易激惹、夜惊等症状,从而频繁哭闹。还可能伴有方颅、鸡胸等骨骼改变。治疗上,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碳酸钙D3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

当孩子频繁哭闹时,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但自行判断可能存在误差,若孩子哭闹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