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幽门螺杆菌 别慌,专家来支招!

举报/反馈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通过了解其危害、传播途径、检测方法、治疗药物、预防措施等方面来应对,以保障健康。

1. 了解危害: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后可能引发多种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还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胃酸更容易刺激胃壁,导致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2. 明确传播途径: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 - 口传播和粪 - 口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水杯,接吻,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等都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在家庭聚餐、集体用餐等场合,如果不注意卫生,很容易造成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3. 选择检测方法: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胃镜检查、血清学检测等。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患者只需口服含有标记尿素的试剂,然后检测呼出气体中尿素的分解产物,就可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同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诊断更加准确。血清学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液中幽门螺杆菌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4. 规范治疗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等。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是抗生素,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能抑制胃酸分泌,为抗生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环境;枸橼酸铋钾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需要注意的是,治疗应遵医嘱,按疗程服药,以确保治疗效果。

5. 做好预防措施: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保持餐具的清洁,定期消毒。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

感染幽门螺杆菌不必惊慌,通过了解其危害、传播途径、检测方法、治疗药物和预防措施等方面,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法,积极配合治疗,注意预防,就能有效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维护胃部健康。如果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任何疑问,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