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能检查出多种疾病,如胃溃疡、胃炎、胃息肉、胃癌、食管疾病等。
1.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慢性溃疡。胃镜下可清晰看到胃黏膜上的溃疡病灶,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边缘整齐,底部可覆盖有白苔或黄苔。胃溃疡患者常伴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治疗上通常会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同时还可能会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等。患者需遵医嘱用药。
2. 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性病变,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在胃镜下,急性胃炎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表现;慢性胃炎则可能有黏膜色泽改变、变薄等。胃炎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症状。治疗时,除了使用上述抑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外,还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3. 胃息肉: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突出到胃腔内的隆起状病变。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及位置等。较小的胃息肉通常无症状,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引起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等。对于较小的息肉,可在胃镜下直接切除;较大的息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 胃癌: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胃癌在胃镜下可能仅表现为黏膜色泽改变、轻微隆起或凹陷等细微变化;进展期胃癌则可见明显的肿块、溃疡等病变。胃癌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黑便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
5. 食管疾病: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等也可通过胃镜检查发现。食管炎在胃镜下可见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食管溃疡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缺损;食管癌则有肿物或溃疡等表现。食管炎和食管溃疡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食管黏膜修复的药物;食管癌的治疗则较为复杂,通常需要综合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方法。
胃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能够清晰地观察食管、胃等部位的内部情况,准确诊断出多种疾病。通过了解胃溃疡、胃炎、胃息肉、胃癌、食管疾病等常见疾病在胃镜下的表现及相应症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胃镜检查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