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胰腺炎的防治要点包括了解病因、观察症状、做好预防、及时治疗、注意护理等。
1. 了解病因:儿童胰腺炎病因多样,常见的有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道蛔虫等,可阻塞胰液排出通道;感染因素,像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可累及胰腺;还有一些儿童因腹部受到外伤,损伤胰腺组织;另外,药物因素,如使用某些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也可能诱发胰腺炎;部分儿童存在先天性胰腺发育异常,也增加了患病风险。
2. 观察症状:儿童胰腺炎发作时,常出现腹痛,多为突然发作,位于上腹部,疼痛较为剧烈,可向腰背部放射;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些儿童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可低;严重时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若病情持续发展,还可能出现休克、呼吸困难等危急情况。
3. 做好预防:在饮食方面,要避免儿童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巧克力等;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积极预防感染性疾病,按时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儿童腹部受到外力撞击,进行体育活动时做好防护措施;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儿童,要定期进行体检筛查。
4. 及时治疗:一旦怀疑儿童患有胰腺炎,应立即送往正规医院就诊。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药物治疗,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抗生素头孢曲松等,遵医嘱用药。对于病情严重,出现胰腺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的儿童,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5. 注意护理:在儿童患病期间,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腹痛情况及呕吐物的量和性质等。待病情好转,开始进食时,应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最后恢复正常饮食。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促进身体恢复。
儿童胰腺炎虽然相对成人少见,但危害较大。家长了解其防治要点,能更好地保护儿童健康。通过了解病因、观察症状、做好预防、及时治疗和注意护理等多方面措施,可有效降低儿童患胰腺炎的风险,一旦患病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