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脂肪肝的 5 大潜在危害包括肝功能损害、肝纤维化与肝硬化、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糖尿病发病几率上升、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等。
1. 肝功能损害:重度脂肪肝时,大量脂肪在肝脏堆积,会影响肝脏正常的代谢、解毒等功能。肝脏细胞长期被脂肪浸润,会导致肝细胞受损,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升高。若不及时干预,肝功能损害会逐渐加重,影响肝脏对营养物质的合成与代谢,使身体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2.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长期的重度脂肪肝会引发肝脏的炎症反应,肝脏在反复的炎症刺激下,会启动自我修复机制,但过度修复会导致肝纤维化。随着病情进展,肝纤维化程度加重,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会严重影响肝脏的结构和功能,甚至可能引发肝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3.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重度脂肪肝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紊乱,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质成分升高,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会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 糖尿病发病几率上升:重度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肝脏脂肪堆积过多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作用,使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不能被有效利用和代谢,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一旦发展为糖尿病,又会进一步加重肝脏和其他器官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5.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重度脂肪肝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汁分泌异常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长期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还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导致身体消瘦、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重度脂肪肝的潜在危害不容小觑,涉及肝脏、心血管、代谢等多个系统。因此,对于重度脂肪肝患者,应及时就医,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宾、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治疗,遵医嘱用药。定期体检,监测病情变化,以预防和减少这些潜在危害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