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误食毒蘑菇出现症状,需采取催吐、补充水分、使用解毒药物、密切观察体征、及时送医就诊等措施。
1. 催吐:在误食毒蘑菇后较短时间内,若意识清醒,可通过刺激咽喉部催吐,促使胃内尚未吸收的毒蘑菇排出,减少毒素吸收。可使用干净的手指或筷子轻轻触碰咽喉后壁,但要注意避免损伤咽喉。
2. 补充水分: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一方面可以稀释体内毒素浓度,另一方面能促进排尿,加快毒素排出体外。可多次少量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呕吐。
3. 使用解毒药物:可遵医嘱使用一些解毒药物,如二巯丁二钠、二巯丙磺钠、阿托品等。这些药物能与毒蘑菇中的毒素结合,降低毒素的毒性,减轻中毒症状。但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密切观察体征:要密切留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的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昏迷、抽搐等,需立即采取进一步措施。
5. 及时送医就诊:尽快前往正规医院急诊科就诊,携带剩余毒蘑菇或呕吐物,以便医生准确判断毒蘑菇种类,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在送医途中,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到达医院后,医生可能会进行洗胃、灌肠、血液透析等治疗。
误食毒蘑菇出现症状后,催吐、补充水分、使用解毒药物、密切观察体征和及时送医就诊是关键步骤。及时有效的处理能最大程度减轻中毒对身体的损害。但预防更为重要,应避免自行采摘和食用不明野生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