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胆结石手术存在多种潜在风险,如出血、感染、胆漏、损伤周围组织器官、结石残留等。
1.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因胆囊周围血管丰富,操作时不小心损伤血管而导致出血。若出血量较少,可通过局部压迫、使用止血药物等方法处理;但如果出血量大,可能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止血措施,甚至中转开腹手术。
2. 感染:手术属于有创操作,术后身体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入侵引发感染。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手术切口、腹腔等。切口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渗液等;腹腔感染则可能出现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 胆漏:胆囊切除后,胆管的缝合处可能出现胆汁渗漏。少量胆漏一般可通过引流管引流,让其自行愈合;但如果胆漏量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进行修复。
4. 损伤周围组织器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胆囊与周围的肝脏、十二指肠、结肠等组织器官相邻,有可能损伤这些组织器官。例如损伤肝脏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损伤十二指肠或结肠可能引起消化道穿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5. 结石残留:手术中可能存在结石遗漏的情况,尤其是一些细小的结石,可能残留在胆管内。结石残留可能导致术后腹痛、黄疸等症状复发,需要进一步通过药物治疗、内镜取石或再次手术等方法处理。
取胆结石手术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但也存在多种潜在风险。患者在手术前应充分了解这些风险,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做好心理准备。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也应谨慎操作,尽量降低风险的发生。如果术后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