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食道癌前兆风险,在职业病防护中需避免接触亚硝胺、多环芳烃、黄曲霉毒素、石棉纤维、镍化合物等致癌物。
1. 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类很强的致癌物,在一些腌制食品、熏制食品中含量较高。从事相关食品加工职业的人群,如腌制咸菜、熏制肉类的工人等,长期接触可能增加食道癌风险。应改善生产工艺,减少食品中亚硝胺的生成,同时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防护口罩等,降低吸入风险。
2. 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常见于煤炭、石油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以及焦油中。像炼焦工人、沥青铺设工人等职业人群,易接触到多环芳烃。工作时应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降低工作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并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3.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常见于霉变的谷物、坚果等。粮食储存、加工行业的从业者可能接触到。要做好粮食的防霉工作,储存环境保持干燥通风,一旦发现霉变粮食及时处理,避免接触。
4. 石棉纤维:石棉纤维是一种天然的纤维状矿物,在建筑、石棉加工等行业应用较多。石棉纤维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会增加多种癌症风险,包括食道癌。相关职业人群应穿戴专业的防护服装和设备,减少石棉纤维的吸入和接触。
5. 镍化合物:镍化合物在冶金、电镀等行业较为常见。镍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致癌性,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工作场所应加强防护措施,如安装空气净化设备,降低空气中镍化合物的浓度,同时工人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此外,对于可能接触致癌物的职业人群,还可以使用一些具有防癌作用的药物辅助防护,如维生素C、维生素E、硒酵母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在职业病防护中,避免接触亚硝胺、多环芳烃、黄曲霉毒素、石棉纤维、镍化合物等致癌物,对于降低食道癌前兆风险至关重要。相关职业人群应提高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同时,合理使用具有防癌作用的药物辅助防护。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或肿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