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体温到37.7度,父母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穿着、密切监测体温、观察伴随症状、合理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应对。
1. 物理降温:可采用湿毛巾敷额头的方法,水分蒸发能带走一部分热量,起到降温作用;也可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散热,帮助降低体温。
2. 补充水分:让孩子多喝温开水,这样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排尿和排汗,有助于带走体内的热量,同时也可防止孩子因发热而脱水。
3. 调整穿着:不要给孩子穿过多衣服或盖过厚的被子,要保证孩子处于凉爽、舒适、通风的环境中,利于散热。但也要注意避免孩子着凉。
4. 密切监测体温: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测量一下孩子的体温,了解体温的变化情况。可使用电子体温计或水银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较为方便准确。
5. 观察伴随症状:仔细观察孩子是否有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精神萎靡等其他症状。如果伴有咳嗽、流涕,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若有呕吐、腹泻,可能是胃肠道疾病。这些伴随症状有助于判断孩子发热的原因。
6. 合理使用药物:如果孩子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度,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但必须严格遵医嘱。
7.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体温持续不退、精神状态差、出现抽搐等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当孩子体温达到37.7度时,父母不必过于惊慌,可先采取上述方法进行处理。但如果孩子的情况没有改善或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孩子发热期间,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