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家医大健康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专家答疑
  • 医生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医院
  • 资讯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即问即答

    慢性胃炎的病因是什么 中医针灸胃炎安全有效

    2016-04-26 06:59:24 举报/反馈

    胃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身体器官,但是由于人们饮食不规律造成很多的胃部疾病,慢性胃炎就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胃炎怎么治疗呢?

    慢性胃炎的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

    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刺激性物质

    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药物

    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胆汁反流

    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X线照射

    深度X线照射胃部,可引起胃黏膜损害,产生胃炎。

    环境变化

    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其他病变的影响

    如尿毒症、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针灸治疗:

    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无物不受,无物不入,故为患最易。然其又为五脏之本源,人身之根蒂,受一身资粮之任,其所主经脉,多气多血,及其得病,若非顽邪胶固,或元阳式微,以针灸调之,亦可获效。可以肯定地说,针灸对于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症状改善作用。

    此外,我们还比较了针灸前后胃黏膜组织学的变化,结果发现针灸明显地改善了胃黏膜的病理表现,一些萎缩性胃炎的黏膜竟出现了逆转,这说明针灸的疗效具有一定的组织学依据。我们认为,对于胃病的治疗,应辨证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在临床上,既要牢牢地把握住病机,又能选择针对性的用穴,则可明显地改善症状。

    慢性胃炎虽有痛、呕、痞、滞等症状,但它们都是各自病理证候的外在反映。临床上还应该对其进行辨证施治,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根据临床的表现,一般可分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寒和阴虚胃热三大基本证型,对于肝郁气滞证,治疗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常选用中脘、肝俞、期门、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如肝火犯胃,痛势急迫者,可加太冲穴,若见呕血、黑便者,可选用膈俞、血海。

    对于脾胃虚寒证,治拟健脾益气,温中和胃,方以脾俞、胃俞、章门、中脘、足三里为主,若见食积配天枢、中封。对于阴虚胃热证,应以养阴益胃,清热润燥为法,方用胃俞、中脘、内关、三阴交、太溪、内庭,口干便结者加承山。以上证候临床常相互兼夹,治疗时,需加以兼顾。

    一般地说,治其实,多用募及症状所现之腹部穴位,加相应的下合穴及足阳明、足少阳等经穴位;治其虚,多用俞募相配,加相应的原络穴位,甚则可用关元、气海、命门等补益之穴。痰多用中脘、丰隆;郁热加内庭、三里;气滞配期门、支沟、内关;血瘀用血会、血海、三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