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家医大健康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专家答疑
  • 医生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医院
  • 资讯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即问即答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预防与护理

    2014-05-27 10:24:42 举报/反馈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由于LES松弛障碍,导致食管功能性梗阻,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可伴有体重减轻等表现。那么,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预防与护理要如何进行?

    一、预防

    预防:少食多餐、饮食细嚼,避免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饮食。对精神神经紧张者可予以心理治疗和外表剂。部分患者采用Valsalva动作,以促使食物从食管进入胃内,解除胸骨后不适。舌下含硝酸甘油可解除食管痉挛性疼痛,如速食管排空。

    二、护理

    本病为一种少见病,其发生率国外报告每10万人中仅约0.5~1人,占食管疾病的2%~2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20~40岁的年龄组;儿童很少发病,5%的患者在成年之前发病。男女发病率相似,约为1∶1.15,较多见于欧洲和北美。在巴西,失弛缓症发病率明显增高,是由于克鲁斯锥虫感染导致食管内在性去除神经支配的结果。这种病人的食管病变常与其他部位的病变,如巨输尿管或巨结肠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