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家医大健康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专家答疑
  • 医生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医院
  • 资讯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即问即答

    将纳差赶得远远——如何预防纳差

    2014-05-28 11:10:15 举报/反馈

    纳差,简单的讲就是吃饭不太好。在中医范畴中归属于脾胃病,由多种原因导致。如伤食引起,常表现为嗳吐酸腐之气;再如湿阻引起,常表现为胃脘胀闷、舌苔白腻;又如消化功能低下也可以引起,中医称为脾胃虚弱,临床除见到纳食减少外,还伴有食后腹胀、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大便稀等症状。那么,应该如何预防纳差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分型论治

    1。感受寒邪

    主证:外感寒邪,胃脘痞胀,隐痛,嗳气吐清水,大便溏薄,食少纳呆,泛恶欲吐,脘腹胀闷,腹痛肠鸣,或头重如裹,身重或肿,畏寒肢冷,或身目黄而晦暗,舌胖苔薄白,脉紧。

    治法:散寒温中,和胃进食。

    方剂: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浊犯胃

    主证:脘中痞闷,身重乏力,思睡昏重,倦怠懒言,口甘黏腻,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芳香化浊

    方剂:神术散合藿香正气散加减

    3。饮食所伤

    主证:过食甘肥油腻及醇酒厚味之品,脘腹发胀,纳呆,恶食,嗳气酸腐,呕吐食臭,大便秘结或不畅,厌油腻,恶心欲吐,心烦,全不思食,见食物则恶心,苔黄腻,脉滑而数。

    治法:消食导滞

    方剂:保和丸加味

    4。肝气犯胃

    主证:不思饮食,嗳气频作,两胁苦满,胸胁胀闷或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

    方剂:抑气散加味

    5。湿热内蕴

    主证:纳呆,不思饮食,厌恶油腻,脘腹痞闷,或胁肋胀痛口苦,大便黏腻,泻下不爽,其味臭秽,身目俱黄,色泽鲜明或身热不扬阴囊湿疹或睾丸红肿疼痛,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滑。

    治法:清化湿热,导滞理气

    方剂:黄连平胃散合枳实导滞丸加减

    6。脾胃虚弱

    主证:面色黄白少华,肌瘦不荣,胃纳欠佳,食欲不振,多纳则饱胀,嗳气时作,大便溏薄,或有闻食则恶心欲吐者,苔薄白,脉沉弱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

    方剂:异功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7。胃阴不足

    主证:饥不欲食,口渴喜饮,唇红干燥,脘痛嘈杂,大便干结,或五心烦热,小便黄赤短少,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治法:益胃养阴

    方剂:养胃汤加减

    8。肾阳虚衰

    主证:不思饮食伴有五更泄泻,身冷畏寒,手足厥冷,面色黄白不华,口淡无味,口泛清水,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

    方剂:金贵肾气丸加减

    参考方剂

    1。神曲二芽汤

    2。柴芍瓜草汤

    3。参术苓姜汤

    4。三参地脉汤

    5。五叶芦根汤

    6。养胃增液汤

    7。四逆散加味

    纳差预防

    饮食均衡,不吃太辣的食物,适当保护脾胃

    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劳逸结合,不过度耗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