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健康资讯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健康WHY
  • 专家答疑
  • 整形圈
  • 医生圈
  • 病友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新闻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即问即答 诊所

    不要割“螳螂嘴”和“板牙”

    2006-03-08 10:16:07 举报/反馈

      在新生儿口腔内,两侧颊部常有稍隆起的丰厚而又坚实的脂肪垫,民间常称“螳螂嘴”。为数不少的父母认为这两块隆起的东西会妨碍小儿吃奶,因此常要求割治。其实,这两块脂肪垫在口腔里不仅对吸吮无妨碍,还有利哩!因为在小儿用力吸吮时,如果没有脂肪层的弹性,会使双颊内陷。所以新生儿的“螳螂嘴”是正常现象,不需治疗,它将随着婴儿的饮食从乳汁、粥、软饭等改变而逐渐消失。

      新生儿口腔两侧的齿龈边缘或在上腭中线的附近,还常会有乳白色的颗粒,乍看起来象是长出的牙齿,俗称“板牙”或“马牙”,医学上叫上皮珠或粘液珠。这是上皮细胞堆积形成的,它对吃奶及乳牙的发育无任何影响。一般经两周左右可自行吸收或脱落,所以也不必治疗。家长更不能用针去挑或用布擦,以免损伤粘膜,引起感染。